本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刘望春
自法国文化部部长奥雷莉·菲莉佩蒂于9月25日宣布启动数字时代文化政策全国协调行动以来,10月至12月期间,法国文化部在全国各地广泛征询文化艺术专业人士、研究人员的意见;并开展研讨会、辩论会,对年轻网民的网络行为予以特别关注;为配合行动的实施,文化部还开设专门网站,公布行动进展,开通博客,使人人可以公开发表意见、分享感受、提供建议。2013年1月至3月,征询、协商活动将进入总结阶段,同时起草文化政策建议。
新官上任,文化领域烧把火
数字时代文化政策全国协调行动是法国总统奥朗德上台后着力推动的有别于上届政府的重要文化举措。
为应对数字化挑战,法国前总统萨科齐提出“文化服务于每个人”的精英文化理念,实行了《创新与互联网法》,采取渐进的警告、惩戒、处罚措施打击网络非法下载行为。奥朗德在竞选时则提出“文化服务于大众”,主张推动促进艺术发展和文化民主的政策措施。政府一成立更大力抨击《创新与互联网法》,称其造成文化创作者和网民之间的对立,不利于文化多样性发展,主张代之以《文化例外2号法》,通过保障文化艺术创作者的权益、平衡数字文化领域各行为主体的利益、增进网民与网络世界的互动来促进艺术创作、文化繁荣和文化内容全民共享。文化政策全国协调行动正是为制定《文化例外2号法》而先期开展的全国范围的征询、会商和研讨行动。
文化部成为行动“带头大哥”
数字时代文化政策全国协调行动由法国总统责成文化部具体落实,其他与数字发展相关的政府部门参与并支持。协调行动指导委员会由文化部长、外交部长、经济和财政部长、外贸部长、生产振兴部长等组成。指导委员会将保障行动的顺利实施、讨论行动阶段报告、拟定发展方向、听取总结汇报。
奥雷莉·菲莉佩蒂任命资深文化界人士、原Canal+媒体集团董事长、马里尼剧院经理皮埃尔·莱斯居尔为该行动总负责人,将这一行动列为文化部的重点工作。“上世纪80年代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执政时期建立起协调一致的政策体系,促进了文学作品、电影、音像制品的创作、生产、发行和传播,也使丰富多样的文化成果得到了保护和弘扬。今天很有必要重新奠定文化政策体系基础,尤其在当前经济危机时期,公民比任何时候更需要文化的慰藉,如果欧洲善于发挥文化特色和优势,就会增添人们逆势而上的希望和信心,也势必为经济振兴提供机会。”“随着技术进步、数字变革和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文化发展政策也要适时调整,来保证文化作品质量和文化多样发展,促进文化艺术的广泛传播。” 菲莉佩蒂说。
为数字时代文化政策打基石
据悉,协调行动的3个重要目标是:创作层面——关注作者、艺术家们的权益,以丰富数字时代的文化创作;经济层面——调节数字文化产业链资金向创作环节倾斜,平衡各方利益;受众层面——满足最广大公众的文化需求。
菲莉佩蒂说:“我们应欢迎数字化带来新的文化财富,重视新的创作形式,同时也应认识到非法下载带来的严重问题,应对这些问题,不应采取激化冲突、导致艺术家群体和公众对立的措施,而应采用经利益各方协商认可的、促进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方式。协调行动就是要在广泛听证、协商的基础上,制定有效打击数字文化领域非法行为的措施,促进文化创作的繁荣发展,增进网民与创作者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关于如何发挥文化的经济价值,菲莉佩蒂说,文化创新有助于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为鼓励创新,应为数字文化产业营造健康的政策环境,平衡产业链条上各行为主体的利益关系。作家、艺术家们作为价值链的起始端,在数字化进程中权益容易受到侵害,成为网络环境的弱势群体。应找到一种促进文化平衡发展的机制,避免使利益日益集中在价值链末端的强大的网络内容供应商手中。促进文化创作全民共享则被菲莉佩蒂看作协调行动最核心的目标,她说,促进文化内容的合法提供是实现目标的根本途径。
该协调行为涉及图书、音乐、电影、音像、报刊、杂志、摄影等所有受数字变革影响的文化领域和艺术门类,并充分考虑到文化艺术创作者、传播者、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和广大网民之间的关联,以及欧洲和国际上的情况和意见。充分听证、协商后,行动负责人将在期满时提交旨在保障公民分享数字文化成果、促进文化创作和多样发展、开发文化经济价值、打击盗版等一系列推动数字文化发展的公共政策建议,为形成紧密协调的文化政策确立基础架构,从而全面衡量、合理应对数字变革带来的文化发展问题,充分发挥数字文化、网络文化对促进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的作用。